伊拉克态度转变难敌诸多利空 油价周三小幅收跌

点击:96  添加时间:2016-11-24

 

美国WTI原油1月期货周三(1123)收跌0.07美元,或0.15%,报47.9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1月期货周三收跌0.17美元,或0.35%,报48.95美元/桶。伊拉克立场转变以及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下降为油价提供了有效支撑,但美国石油钻井数的再度增加、美元走强以及投资者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力度的质疑态度依然令油价承压下挫。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7.4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8.56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伊拉克今日的积极表态还是为OPEC限产协议带来了一丝希望。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讲话称,伊拉克支持OPEC减产的举措,将会为OPEC减产的部分要求承担责任,表明伊拉克愿意减产,以符合OPEC提振油价的计划。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18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125.5万桶,至4.8903亿桶,降幅0.3%,市场预估为增加67.1万桶,美国原油库存结束连续三周的增长趋势,降幅为1014日当周以来最大。

尼日尔三角洲南部Nembe溪干线的主要原油管道受袭击的消息,也形成了油价上涨的推动力。据路透,尼日尔三角洲武装组织复仇者联盟晚间宣称攻击了意大利通用石油公司、壳牌公司和Oando能源公司在尼日尔三角洲的输油管道,影响输油量约30万桶/日,并表示将采取其他手段进行抗争,直至政府有进行真诚对话和谈判的表示。

据中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10月原油产量环比下滑2.7%,至1605万吨(379.5万桶/),为20095月来最低水平,因油价持续低迷,抑制了全球第五大产油国的重启旧油井的兴趣,同比也下跌超过11%20161-10月产量同比跌幅在6.7%。同时,10月中国炼厂的原油加工量为1113万桶/日。据国际能源署(IEA)上周表示,预计中国2016年原油产量将下降30万桶/日,至每日400万桶/日下方。同时,IEA还预计中国2017年原油产量将进一步下降19万桶/日。

 

基本面利空因素:

因美国10月耐用品订单、初请失业金人数以及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等数据表现靓丽,美元多头再次爆发,刷新13年半高位至101.80。而随后公布的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显示,在美国大选前夕,决策者对于美国经济强劲到足以允许很快升息感到有信心。联邦基金利率市场走势显示,11FOMC会议纪要公布前,12月加息概率为100%,其中加息25个基点概率为98.0%11FOMC会议纪要公布后,12月加息概率为100%,其中加息25个基点概率为96.0%。美元走强令油价承压。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周三(1123)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1125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3座至474座,过去26周内有23周录得增加,同时月增幅迄今已创7月来最大。本周四由于美国感恩节假期来临,因此贝克休斯钻井数统计提前至周三。目前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已经达到474座,为今年1月来最高水平,在过去26周内,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已经累计增加了158座。此外,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活跃钻井总数增加增加5座至593座,较去年同期减少151座。

EIA数据显示,截至1118日当周,美国原油进口减少84.5万桶/日,757.8万桶/日。美国精炼油库存增加32.7万桶,市场预估为减少35.7万桶,增幅为916日当周以来最大。美国上周汽油库存增加231.7万桶,市场预估为增加64.3万桶,增幅为1014日当周以来最大。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减少8.7万桶,结束连续三周的增长趋势,前值为增加69.1万桶。此外,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0.9万桶至869万桶/日,但依然连续33周维持在900万桶/日关口下方。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最新月报显示,据其从二手消息来源收集的数据,10月每日产量为3364万桶,较9月高出24万桶/日。据路透对以往OPEC报告的检视,10OPEC数据至少是2008年以来最高。伊朗称其10月份增加原油产量21万桶/天,至392万桶/天。10月石油产量增幅创制裁取消以来的新高。

俄罗斯能源部数据显示,俄罗斯10月原油产量较9月增加0.1%1120万桶/日,连续两个月刷新后苏联时期纪录高位。俄罗斯10月原油产量为4700万吨,较去年同期急升3.9%。该国2017年日均原油产量料达到1100万桶/日,或5.48亿桶,因更多新油田投入生产。

 

(文章来源:FX168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广东省普宁市普宁大道第44栋
版权所有(C)广东冠东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
4000-992-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