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市场评述
油价周五上涨,扭转盘中稍早的跌势,因主要产油国努力安抚市场,同时投资者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同意延长减产协议至明年年初重拾一些信心。但本周,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2.7%,美国WTI原油下跌1.1%。
伦敦洲际交易所(ICE)的7月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69美分,涨幅1.34%,至每桶52.15美元。纽约商交所(NYMEX)7月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90美分,涨幅1.84%,至每桶49.80美元。
油价周四下跌近5%,之前欧佩克和其他10个产油国一道将减产协议延长至明年3月底。尽管欧佩克延长当前减产协议九个月的期限在市场预料之中,但许多人期望欧佩克会同意加大减产规模或者阐明在市场供应不再过剩时如何计划最终退出减产协议。
Tradition Energy的研究经理Gene McGillian表示:“我认为市场的最初反应意味着对减产协议效果的怀疑。”
但周五油价收回失地,因投资者们的焦点转向产油国的言论上,即他们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俄罗斯能源部长Alexander Novak周四表示,如果必要的话,监督减产协议的委员会将被授权调整这项减产协议。伊朗石油大臣Bijan Zanganeh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欧佩克准备做更多工作。
许多市场观察人士称,油价周四大跌反应过度,并称全球大型产油国再延长减产协议九个月将打破令市场已经承压近三年的供应过剩局面。
高盛的分析师在减产协议周四公布后写道:“我们最新的供需预测使我们预期延长九个月的减产将使经合组织库存到2018年年初实现正常化,甚至逐渐下降。”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全球大宗商品战略负责人Helima Croft表示,虽然市场因为仍怀疑欧佩克减产的影响而作出了条件射反应,但我们鼓励投资者分离出短期受噪音推动的价格波动,而是把焦点集中在改善的全球基本面背景上。她认为油价最终将波动在每桶50-60美元的区间。
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对于欧佩克清除过剩供应的努力仍是一个潜在的挑战。据油田服务公司贝克休斯的数据显示,美国石油钻机数量连续第19周增加,但增速已放缓,本周仅增加了2座石油钻机。
一些贸易商和投资商仍在场外观望,不确信抛盘已结束。布伦特原油的交易量从周四的46.4495万手降至25.4142万手,美国原油交易量从周四的115万手下降至72.6467万手。美国原油周四的成交量为11月30日欧佩克首次同意减产以来的最高水平。
下周一的美国阵亡士兵纪念日假期标志着美国夏季驾车季节的开始,受助于经济增长和汽油价格相对较低,本周末上路的美国人预计将达到12年高位,应该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 。
汽油期货合约的价格上涨3.33美分或2.07%为每加仑1.6426美元;柴油期货合约的价格上涨1.24美分或0.8%为每加仑1.5633美元。
原油现货市场评述
周五亚太地区7月装船货的升水价回升,迫使地区生产商在本轮交易周期尾声出售更多船货。
本月结束检修的亚洲炼厂恢复需求,提振了7月装马来西亚和越南原油的升水价。这些原油的升水价较上个月的交易价上涨了0.50美元至1.00美元/桶。
印度尼西亚国家油气矿业公司(Pertamina)周五发布了一份标书,出售一船60万桶6月27-28日装印尼BANYU URIP原油船货。该标书将于5月30日截标,有效期直至6月2日。这批船货将以该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ICP)为定价基准,相当于每桶较阿朱纳原油印尼原油价格低0.50美元。
越南PV Oil公司发布标书出售25万桶7月24-28日装Thang Long原油船货,让一些市场参与商措手不及,因大部分7月装船货早已成交。该标书将于5月30日截标,有效期直至5月31日。
三位贸易人士表示,墨菲石油公司可能已把其7月装Kikeh和Kidurong原油船货售给了壳牌公司。消息人士补充道,Kikeh原油船货的成交价为每桶较即期布伦特升水约2.40-2.50美元;Kidurong原油的交易价格不明。墨菲石油公司本周还售给壳牌公司其7月装Kimanis原油船货。
Woodside公司可能已售出了其7月装超轻质低硫COSSACK原油船货,售价为每桶较即期布伦特的小幅升水价,但未能立即得到证实。
康菲石油公司可能已把其7月底装东帝汶BAYU UNDAN凝析油船货售给了托克公司,但价格不明。据悉康菲石油公司还以每桶较即期布伦特升水约2.00美元的价格售出了其7月装部分Kimanis原油船货,但买主身份不明。
7月布伦特/迪拜EFS价差下跌2美分为每桶0.79美元。
迪拜商品交易所(DME)7月阿曼原油期货合约的结算价下跌2.44美元为每桶50.46美元。
市场消息,在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为收紧石油市场而延长减产协议之际,中国的地方炼油厂因已囤有大量原油,且国内石油需求情况不尽理想,至少未来两个月料将放慢原油进口步伐。
在欧佩克主导下,主要产油国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18年3月,这令金融投资人感到失望,促使他们退出石油期货市场,然而亚洲炼油业者则主要担心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必须到处寻找原油。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